第2811章(1 / 1)

现在一听掌柜的说要立刻追加订单,他自己也吃了一惊。

“这账目不对吧?我们昨天才入库了一个月的存量,怎么今天就要加急订货?”

刘温审视着登州掌柜送来的急信,眉宇间透出一丝不解。这位掌柜是他一手提拔的老人,断然不会信口开河。

“东家,您是刚到,还不清楚城里的光景!”掌柜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亢奋,“昨天那批货,今天天还没黑,就快卖光了!”

“我们过去好几天才能销掉的自行车,现在一天都顶不住。照这个势头,不出三五日,咱们库里连最贵的那几辆样车都剩不下!”

刘温眼中的困惑更深了: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“东家,是燕王殿下的大军!他们从高句丽大胜归来了!”

“这我晓得,在长安时《大唐日报》就登了。”刘温还是没把这事和自己的生意联系起来,“可这和我们的自行车有什么干系?”

“关系太大了!”掌柜一拍大腿,“当初跟着燕王殿下出征的,不止是官兵,还有咱们登州府上百家商号!”

“几百艘船跟着大部队,又是运送军需,又是清扫战场,处置缴获的战利品。您是没瞧见,昨天市舶司那边,光是点验税银的伙计都快累瘫了!”

“不算那些还没脱手的实物,单是税款就收上来超过一百万贯!您想想,这些商号挣了多少!”

掌柜的语气里满是羡慕,这些消息早已传遍了登州的大小酒楼,成了说书人最新的噱头。

“一天一百万贯的市舶税?”饶是刘温见惯了大场面,也被这个数字惊得不轻。

要知道,整个大唐如今一年的税赋,也不过才将将突破两千万贯。

“千真万确!那些商号发了横财,跟着去的伙计们自然也得了重赏。少的几十贯,多的几千贯都有。”

“这些人骤然富裕,买四轮马车或许还不够,可买一辆自行车却是绰绰有余。不光是我们,您看对街那家卖马车的铺子,今儿上午就挂出了售罄的牌子!”

登州府,俨然迎来了一场狂热的消费浪潮。

人的钱财若是辛苦挣来,总会花得小心翼翼;可若是天降横财,挥霍起来便也毫不手软。古今皆是如此。

“随军出海的利市,竟如此丰厚?”刘温心中一动,涌起一阵强烈的懊悔。

他想起当年燕王李想率众征讨倭国,带回了惊人的财富。

今年出征高句丽前,李想也曾放出风声,邀请商贾同行,但响应者寥寥,以至于到了登州还得亲自出面动员。

现在看来,那哪里是招募,分明是在派送一场泼天富贵。

“听说高句丽盛产金银,那些勋贵府邸里金器银器堆积如山。如今勋贵被一扫而空,查抄的财物自然就成了商人们的机遇。”

“再者,高句丽人口也不少,即便分裂成了三国,依旧是个不小的市场。”

刘温的思路豁然开朗,他不想再错过机会:“你说,我们若是在平壤城开一家分号,专卖二八自行车,生意会如何?”

“自行车对半岛上的勋贵百姓而言,可是个稀罕物。就算他们不买,光是驻扎在平壤城外的捕鱼队和大唐水师,那也是一股庞大的客源,足够我们赚的了。”

掌柜显然也动了心思,作为刘家的核心掌柜,他的收入与生意好坏直接挂钩。

“好!有你这句话,我便放心了!”刘温当机立断,“我明日就去联络相熟的船商,同时传信回长安,让他们火速调集大批自行车过来,务必尽快把平壤的分号开起来!”

“东家,我有个想法。”掌柜连忙补充道,“整车运送,既占地方,成本又高。如今铺子里的伙计都已熟练掌握了组装手艺,我们何不将自行车拆成散件运送,到了登州乃至平壤再行组装?”

“如此一来,运费至少能省下一半,利润就更可观了。”

刘温眼前一亮。物流成本,向来是压在商人心头的一块巨石。

将运输成本降低一半,意味着纯利几乎可以翻上一番,这其中的诱惑力不言而喻。

“这个主意甚好,你马上着手去办!”刘温赞许道,“若平壤的生意真能做大,我们甚至可以向造船作坊定制专门运送自行车散件的海船,把成本压到最低!”

“是!东家,我立刻去安排!”掌柜的声音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,“这一次,咱们绝不能再错过这股出海的热潮!”

秋意渐浓,长安城内满目皆是如火的红枫与金黄的银杏。

大总持寺内,那棵太宗皇帝亲手栽种的古银杏树下,更是游人如织,热闹非凡。

此世尚无摄影之术,但观狮山书院兴起的一种新派素描,却也聊以慰藉。

只需十文钱,便有书生为你和这满树金黄留下一纸惟妙惟肖的画影,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,兴致盎然。

辩机侍立于师父道岳身后,望着庭院中被游人与画师环绕的银杏树,清净的佛门之地变得喧嚣,他不禁皱眉道:“师父,此地乃梵刹净土,如今却被俗世喧哗所扰,是否应命人将他们请出寺外?”

道岳法师目光平和,并未看向那片嘈杂,只是缓缓开口:“辩机,修行便是修心。若眼中只看得到他人的是非,心中便会积满尘埃,又何谈清净?不容众生,便是与自己过不去,苦的是自己。”

道岳的目光,若有若无地落在了银杏树下。

一位衣着华贵的女子正含笑安坐,身后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则紧盯着画师的笔端。

那女子正是高阳公主,而她身后的便是驸马房遗爱。

秋风拂过,金黄的银杏叶如蝶翻飞,落在她的裙摆上。